《海峽評論》發刊一百期後,現在又再發刊第二百期了,二百個月的日子過去了,當年出生的嬰兒也過了束髮之齡。
回想當年,一九八九年,鄧小平的中國改革開放事業,遇到了空前的挫折,由於人民敬愛的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,悼念的學生和群眾開始集結在天安門廣場上,群眾的悼念開始轉化為「打倒官倒」、「打倒貪腐」,進而要求「自由民主」、「打倒獨裁」、「打倒鄧小平」,抗議示威了六十多天後,而發生六月四日驅離行動的流血事件。
「六四事件」當天,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統一聯盟同志多人齊集名譽主席胡秋原先生家中,當時形勢不明,消息紊亂,大家抱著惶恐、沮喪的心情七嘴八舌,甚至有人覺得中國要完了,還統一什麼。唯胡先生鼓勵大家說:「形勢愈危險、愈困難,我們要愈鎮定、愈堅強。」
後來,中國統一聯盟發了一個聲明,胡先生也親筆萬言書託人至大陸交李先念。九○年初,統一聯盟陳映真主席又率訪問團至北京會見江澤民總書記,提出十大主張,要求寬大處理被捕學生群眾,不可追訴示威遊行的學生群眾,撫卹死難和受傷的學生群眾。統一聯盟的主張,江澤民大多接受並做到了,「六四事件」並沒有對學生群眾「秋後算賬」之事。但是,國際反華勢力卻是舖天蓋地而來。
面對著國際反華勢力和島內分離主義的唱和,我們決定辦雜誌,近代國共兩黨革命莫不以辦雜誌始,台灣黨外運動也都辦雜誌,我們本來就是辦黨外雜誌的老手。在梁電敏和宋東文的資助下,於九○年十月一日,開第一次籌備會,決定九一年一月一日創刊《海峽評論》月刊,並開始徵求訂戶。在「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」的支持下,我們很快就籌集了四十多萬元的訂費作為創刊的啟動資金,並暫時借用方守仁準備新婚房子的一個房間作為編輯部的地點。並且實施社員定期定額認捐的方式以挹注每期的賠累。在本刊《創刊五周年記》,我們曾記述了創刊之時的情況說:
「在這樣極度的苦悶下,一些與『中國統一聯盟』有關的島內知識份子開始集結,並串連了海外『保釣』的一代知識份子,決定創刊《海峽評論》。『六四』後,中國的前途在那裡令人困惑,但我們堅持中國的希望絕不能在這一代斷送。所以我們的宗旨是『為海峽兩岸搭橋梁,為中國前途覓希望』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